快捷搜索:  和合  2022  2023  和合 and 2 3  和合 and 2 2  asdfasdfdsdff  as  和合 and 1 1

這樣做 造作惡業的地方反過來就能成為積累善根的地方

這一生做的很多事也不能記起了,但還是要懺悔,因為不論記不記得,因果都在,我們都要承受其果報。
 
七支供的第三支是懺悔業障,對治的是嗔心。
 
懺悔無始以來身語意造作的惡業。身的惡業為殺生、偷盜、邪淫,語的惡業為妄語、惡語、兩舌、綺語,意的惡業為貪、嗔、癡。妄語是撒謊,欺騙。
 
惡語除了明顯的惡口罵人外,還包括取笑、故意強調別人的身體缺陷,比如叫人“瞎子”、“瘸子”等等。兩舌是指挑撥離間。綺語指說是非,或為消磨時間而說一些無意義的話。大家反省一下自己一天裏語業當中有多少是惡業。
 
除語業外,身、意又造作了多少惡業。仔細觀察之下,發現自己有意無意間造下的惡業實在太多,這些業阻礙著我們獲得內在、外在的安樂,並進一步障礙我們從輪回中解脫,所以要遠離痛苦、獲得安樂,我們需要通過懺悔清凈往昔造下的惡業。
 
懺悔不是嘴上隨便說說就能清凈惡業。或者今天懺悔,明天又再犯同樣的過錯。這種懺悔因為不具足四對治力,所以沒有很大的效果。四對治力是指懺悔時有對境,有懺前戒後的心,有實際的行動。
 
懺悔的對境是阿彌陀佛、金剛薩埵等十方三世諸佛。觀想佛真正就在自己面前,無所不知,慈悲地看著我們,耐心地等著我們鼓起勇氣發露懺悔。
 
阿彌陀佛在因地時曾發願:“使某作佛時,令八方上下,諸無央數天人民,及蜎飛蠕動之類,若前世作惡,聞我名字,欲來生我國者,即便返正自悔過,為道作善,便持經戒,願欲生我國不斷絕,壽終皆令不復泥犁禽獸薜荔,即生我國,在心所願。得是願乃作佛,不得是願終不作佛。”
 
我們要深信十方諸佛擁有拔除惡業的大威神力。阿彌陀佛現已成正覺,以智慧力成就了超勝稀有的極樂世界,他的大願無不實現。所以往昔造作了惡業的眾生,聽到他的名號,真誠悔過,從此行持善法,守持戒律,發願往生,願心不絕,命終時便不會再墮三惡道,而是往生極樂國土。
 
我們以阿彌陀佛為懺悔的所依和對境,就是依靠阿彌陀佛不可思議的願力,迅速清凈業障,扭轉墮落惡道的趨勢,並創造往生極樂世界的殊勝緣起。阿彌陀佛有此一願,我們要信佛力無邊。
 
懺悔就要真正地悔過,對往昔造下的惡業,或此生,或前生,自作,教他作,見作隨喜,能記起,或記不起,所有的這些惡業都真心追悔。這是第二個對治力:悔過。
 
四對治力像是四條繩索,把正在急速下墮的我們牢牢拉住,其中任何一條繩索斷了,我們都會失去平衡而有重新下墮的危險。
 
悔過很難,人們常常覺得自己做的都對,即使不都對,至少也沒有做得不對。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心安理得,若有不好的結果,也是一味怪罪別人。而且,過去的已經過去了,多想無益,以後好好做人做事就可以了,不必那樣認真地悔過。
 
有這種想法,說明還沒有認識到惡業給自己和其他眾生帶來了多少痛苦,也沒有認識到習慣的力量有多強大。前世之事我們已記不起來,但當時所造的惡業,部分結果此生可見。
 
“若問往世因,今生受者是。”這一生做的很多事也不能記起了,但還是要懺悔,因為不論記不記得,因果都在,我們都要承受其果報。
 
想到曾經的和現在的痛苦,想到未來將要感受的痛苦,心中充滿了悔恨和歉意。悔過的時間跨度是無始以來至今,範圍是貪嗔癡作用下身口意造作的所有惡業,真誠地在阿彌陀佛面前發露懺悔,絕不覆藏。
 
第三個對治力是戒後,下定決心從此以後不論遇到什麽情況都絕對不再造惡業。
 
沒有戒後的懺悔,效果不大。喬美仁波切在《極樂願文》中說,缺少真誠的悔過和戒後,惡業無法完全清凈。悔過為戒後奠定下基礎,強烈的悔過心能堅定戒後的決心,而決心要靠行動來體現和鞏固。身口意的行動就是第四對治力。
 
懺前、戒後、行動三者密不可分。
 
把戒後的決心落實到行動中,不能靠消極地不作惡。惡的習氣力量非常強,無始以來不斷熏習,很多惡習潛移默化,我們很難及時認出它,有時候自己造了惡業都不知道。所以有人說:“我不造惡業,對得起良心就可以了,不需要再特意去行善。”這有點太高估自己的覺察力和行動力了。
 
對治惡業最有效的方法是行持善業。我們的心在一念中不可能同時既向善又向惡,當善念生起時,惡念自然就消失了,不需要你特意去消滅它。當善念的力量越強,持續的時間越長,惡念就越來越沒有立足之地,偶爾冒出來也是力量微弱,不會帶來大的幹擾。
 
同樣的,身體、語言行持善業的同時,就是在避免造惡業。當你念佛、念百字明的同時,你不可能再去罵人,是不是?所以大家平時不輟持咒、念佛,這其中的功德暫且不說,光是語的惡業,就不知要少造多少。
 
如果說惡業也有好的一面,那就是它能夠被清凈,並且正如在何處跌倒就在何處站起來,造作惡業的地方反過來就能成為積累善根的地方。

您可能還會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