諾貝爾獎提名者眼中的佛教,如此清澈
潘宗光教授
三屆(十五年)全國政協委員;
科學家,曾在1985年和1991年兩度被瑞典皇家科學院邀請提名為諾貝爾化學獎候選人;
教育家,曾擔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18年之久。領導香港理工大學在多項領域及科學研究上處於世界前列;
佛弟子,以科學家和教育家的視野,融傳統《心經》智慧於當代人生和現代管理。
“宗教跟科學不能分開,科學沒有宗教就好像壹個瘸子,宗教沒有科學好像壹個瞎子,這兩者不能分開。”——愛因斯坦。
潘教授走進佛法,是因為在做科學研究時,發現很多問題單從科學角度無法解決。
比如心裏的安樂自在,科學不能解釋;比如目前很多從三維角度去解釋的問題,到了四維、五維、六維,又該如何解釋?
在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時,潘宗光教授把目光投向了佛學。
01
當科學家遇到佛法
曾經有很多人問過我,作為科學家,又是大學校長,妳為什麽信奉佛教?
通過多年來的學佛,我深刻體會到,佛教不是壹種單純的信仰,而是壹門深奧淵博的哲學。
佛是覺悟了的人,他不是造物主,也不是主宰萬物的神,他是眾生最優秀的導師。
02
科學家走進佛法
“童年的時候,我經常見到長輩們在每月初壹、十五吃齋,焚香供佛,以為這就是佛教。那時對佛教的印象是模糊的,沒時間去了解和接近它。”
“讀書時,我上的是教會學堂。常常有牧師來講課,但是聽不進去,心裏沒有感應。”
“後來我去英國讀書拿博士學位,到美國從事博士後研究,及後回香港大學任教,依然沒有機緣接觸佛教。”
“我真正走近佛教,了解佛教,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初。”
1991年,潘宗光受聘擔任香港理工大學校長。第二年,他在偶然之間發現桌上有壹張佛學會的講座通知,剛好那天晚上他有時間,便應邀前去聽講。
“那是我第壹次真正了解佛教。我聽了以後有非常大的震動,覺得和自己的思維想法很近。”
從此,潘宗光埋頭於經書之中,潛心研讀佛經。他就像遇到壹個科學新發現,壹心要去了解它、掌握它、證明它。
潘教授說:雖然佛教和科學是兩個不同的範疇,但在我看來,兩者背後都貫穿著對因果的探索和學習。
或者說,佛教與科學對因緣的探索是不謀而合的,甚至有異曲同工之妙。
我會嘗試利用自己對科學的認識,從科學的角度,來解釋‘諸行無常,諸法無我’等佛教義理。
03
科學家踐行佛法
隨著對佛學理解的深入,潘宗光亦開始體驗修行的生活。
“如法如儀的禪修訓練,使我獲得更深層次的心靈體驗。”從那時起,潘宗光養成了每天早起打坐的習慣。
坐禪使我開始認識自己的內心世界,得以拓展心靈空間,處事的態度亦較前客觀和包容。
2001年初,當了10年校長的我,提出讓校董、教職員及學生代表150人,以不記名的方式對校長過去10年的工作進行評核。
在香港我是第壹位,也是唯壹這樣做的大學校長,原因是我學佛之後,已經不太看重個人得失。評價好固然好,不好,就要去改善。
潘宗光認為,身為壹位佛弟子,僅僅懂得壹些佛教義理是遠遠不夠的。
不只是要去身體力行地實踐和實證,更要讓佛法智慧利益社會,幫助更多的人去除煩惱。
04
科學家的心願
2008年,68歲的潘宗光從香港理工大學校長的18年生涯退休。這使得他有更多的時間去弘揚傳播自己喜愛的中國傳統文化。
“構建和諧社會,不是物質可以解決的,重要的是心態問題。我相信中國傳統文化壹定可以幫助改善社會的和諧。”
佛家講因果,我們要教導下壹代明白因果規律,有壹顆感恩的心。
懂得感恩父母,自然會孝順;感恩師長,自然會尊重;感恩朋友,自然會互相幫助;感恩社會,自然會回饋;感恩國家,自然會承擔。
我們要種善因,結善緣。把正能量傳遞給年輕人,鼓勵他們多做善事,多幫助他人,多修慈悲。
這裏說的不是鼓勵年輕人要去信佛,而是運用傳統文化的智慧去做人。”
我所說的這些,都不是從宗教信仰的角度,而是從做人的道理來講。
將這套理論推廣出去,讓更多的年輕人明白,修好自己的心,那麽壹定有益於國家,有益於和諧社會構建。這是我的心願。
國家領導人提出的中國夢,十分切合現今社會需要。我想從三個層次來理解。
第壹,每個人學習中國傳統文化便會有包容心及慈悲心;
第二,所有中國人都學習中國傳統文化,我們的社會便變得和諧;
第三,是世界要真正的和諧,唯有靠中國傳統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