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到房子被燒成灰,她才明白:那十萬本書竟是
清代紀曉嵐先生曾經寫過壹個算命人的故事。
在雍正皇帝執政的時候,有壹位算卦人在北京西四牌樓附近擺攤。大概他算卦壹向蠻準的,所以他對自己的技藝也很有自信。
雍正庚戌(1730)年閏六月的壹天,這位算卦人突發奇想,為自己算上壹卦,結果把他自己嚇了壹跳,那卦象上分明顯示:自己將在本月十八日死於非命。
很快那壹天就要到了,但是他卻無法推算出究竟是什麽原因,導致自己死亡?於是那壹天他幹脆不出門,看看到底會發生什麽事?
等到了十八日的那壹天,算卦人早早就把大門緊閉,決心無論發生什麽事,都絕不邁出家門壹步。結果那天發生了地震,算卦人家裏的房屋倒塌,瞬間將他活埋,到頭來,他還是沒能逃過橫死的結局。
紀曉嵐先生點評道:“假如算命先生不為自己算卦,事發當天照樣去擺攤,也許就不會被壓死了,然而這也許是他命中註定該如此,所以才會被自己的卦象誤導。”
可是,但凡有壹些佛教知識的人都知道,倘若壹個人定業已經成熟,哪怕他不給自己算卦,也未必能夠逃過壹劫。算不算命又有什麽區別呢?
從古至今很多人都對算命這件事感興趣。盡管這世界上能算準的術士並不多,甚至有壹些算卦人壓根就是騙子,但絲毫不妨礙人們熱衷於此。
接下來我們要說的這則算命故事,想必許多佛弟子都聽過:《了凡四訓》的作者袁了凡先生早年遇到孔先生,幾乎被對方算準了壹生,不但生死大事被算準,連哪壹年升官,升官之後的俸祿等細節都絲毫不差。
袁了凡以為自己這輩子就只能如此了,所以對未來不再抱以期望。然而當他在南京棲霞山遇到了當時的大德雲谷禪師之後,壹切都改變了。
雲谷禪師既沒有說孔先生算得準,也沒有說算得不準。只是反問袁了凡:“妳自己想想,妳應該考得功名麽?應該有兒子麽?”由此啟發袁了凡找到改變命運的關鍵:無論是順境逆境,皆由自己的起心動念而來,想要讓命運變好,還是得從心地上下功夫。
而袁了凡先生也確實不壹般,不但“聞即信受”,立刻開始按照雲谷禪師教的方法,改過向善。而且意誌堅決,在這條路上壹直走到底,哪怕遇到困難也決不退縮。後來他的命運果然打破了孔先生的預言,不但接連升官,有了壹個好兒子,最終活了70多歲,壽終正寢。
數百年來,他故事壹直激勵這世上所有“不認命”的人,同時也說明了壹個道理:與其花心思、花錢找人算命,不如好好安心修福。
其實,雲谷禪師還說過:“人未能無心,終為陰陽所縛,安得無數?但惟凡人有數;極善之人,數固拘他不定;極惡之人,數亦拘他不定。”
但是行善之人命數不壹定。極惡之人的命也是算不準的,壹個人的命運哪怕再好,也要惜福,倘若揮霍折騰,遲早會敗落。
所以,清代命理學家袁樹姍寫過壹則《心命歌》,裏面這麽講到:
“心好命也好,富貴直到老。
心好命不好,天地終有保。
命好心不好,中途夭折了。
心命俱不好,貧困受煩惱。
心乃命之源,最要存公道。
命乃行之本,窮通難自料。”
印光法師、星雲大師對這首詩深為贊賞,印光法師說:“此詩於心命二義,發揮周到。果然依之行,則命自我作福自我求,造化之權不歸於天地鬼神矣。”
最後,再跟大家分享壹個發生在現代的改命案例吧。
許多師兄都知道《壽命是壹點壹點努力而來的》這本書,作者是臺灣陳女士。據說她患有先天性地中海貧血癥,被醫生判定為只能活壹二十歲。但是她在長輩的影響下,積極行善,不但突破了醫生說的命數,還壹度成為了企業家。
陳女士生了四個孩子,性格就像媽媽壹樣特別善良。有壹天她帶著孩子們出門,遇到壹位年紀很大的算命師。
原本陳女士是不信算命的,可她的孩子們看算命師可憐,非要拉著母親去照顧算命師的生意。結果算命師發現,她的孩子們很快會葬生火場。算命師見這壹家人如此善良,不忍說出這麽殘忍的結果,當場就掉眼淚了。
後來,陳女士的孩子們又接連督促母親,拿錢幫助急需開刀的陌生窮苦病人,當時陳女士身上所有的錢都不夠,還跑到附近熟悉的店鋪借錢給這位陌生人。
在災難快要發生之前,陳女士看到街上有壹位老先生在賣舊書,因為不忍心看到老先生把書搬來搬去,於是壹口氣把十萬套舊書買回家。
火災發生那天,陳女士的四個孩子剛好躲在壹堆舊書中間,厚厚的書墻被外面救火隊員噴的水沾濕之後,反而成了隔開火海的屏障,為孩子們提供了有力的保護。
更神奇的是,廚房裏的三個瓦斯桶也沒有爆炸,要知道廚房那邊可沒有書墻的保護,壹旦因為溫度升高爆炸,孩子們壹定會粉身碎骨。連消防對員都忍不住贊嘆:“不可能,這就是壹個奇跡,妳們這壹家壹定是有德的家庭。”
所以,真的沒有必要去算命。倘若妳不是修行人,就算妳能提前預知災難,倘若不能扭轉,也只是徒添煩惱,延長了痛苦的時間,倘若預知即將發生什麽好事,妳也不能讓它變得更美好壹些,反倒可能因為驕妄之心損失了福報。
倘若是修行人,那更不應該將過多的註意力放在這件事上,畢竟我們的終極目標是走向解脫之道。
當下自在老師說過:“如果妳積累了足夠的福報,妳就不必擔心未來。妳應該有這樣的自信!”與其將時間浪費在算命上,不如踏踏實實地多做壹些利他的好事。哪怕剛開始是為了尋求人天福報而行善,只要持續不斷努力,最終這些善行都會成為我們菩提道上的助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