快捷搜索:  和合  2022  2023  as  和合 and 2 3  和合 and 2 2  asdfasdfdsdff  和合 and 1 1

​錢財被盜後,壽命不長的他卻對小偷的孩子更

宋代李邦獻說:“為子孫作富貴計者,十敗其九;為人作善方便者,其後受惠。”
 
意思是,祖上拼命攢錢留給子孫,到頭來多半會讓他們敗掉;倒是把錢拿去做功德,最終還能幫助後人。
 
 
古人常說:“留財不如留德”,勸誡世人要多為後人積累福德,然而真正聽進去的人並不多,更常見的情況是“富不過三代”,鮮有家族能夠萬古長青。
 
聶雲臺先生在《保富法》裏就曾經提到過這樣壹則案例。
 
民國時期,江西鹽商領袖周老爺在當地是數壹數二的富豪,可他對人卻很吝嗇。
 
有壹次湘潭分號的經理來信,說湖南發生災荒,官府募捐。於是他代老板、也就是周老爺認捐了五百兩銀子。
 
周老爺得知後大發雷霆,覺得這個經理自作主張,捐得太多了,而在當時周家已經有了幾百萬銀兩的積蓄。
 
當時的國民政府主席譚祖安先生問過周老爺,是怎麽賺到這麽多錢的,周老爺說:“沒有別的法子,只是積而不用。”
 
後來周老爺活了八十多歲去世,留下三千萬銀兩,死後十房子孫分了家,然而才過了十幾年,其中九戶子孫就完全敗落了。
 
剩下的壹房平時略微會做些好事,情況相對好些,然而也總是遇到各種破財之事,過得並不容易。
 
為人父母總想把最好的東西留給子女,可惜的是,父母們往往對什麽才是“最好的”缺乏清醒認知。以為只要留下足夠多的金銀財寶就能讓孩子們永保平安,殊不知,倘若留財不留德,後代會面臨壹條更坎坷的道路。
 
關於這壹點,聶雲臺先生的整個家族就很清醒。
 
聶雲臺的外公是清代名臣曾國藩,早在道光二十九年,曾國藩初為大官時便對家人表示:“絕不留銀錢與後人。”
 
而在他生前,更是不許家人憑借自己的權力撈壹點好處。
 
舉個例子,曾國藩曾創立兩淮鹽票,在當時,壹張鹽票價格高達二百兩,後來水漲船高到兩萬兩,甚至光是利息就可以每年賺三、四千兩,普通人家哪怕有壹張也不愁吃喝。
 
然而他卻下了死命令,不準家人領壹張票。
 
曾氏家教嚴格,整個家族的人也確實沒有逾矩,哪怕在曾國藩死後的很多年,曾家也沒有領壹張鹽票。
 
類似的事情在曾家還有很多。
 
他曾說:“兒子若賢,則不靠宦囊,亦能自覓衣飯;兒子若不肖,則多積壹錢,渠將多造壹孽,後來淫佚作惡,必且大玷家聲。”
 
正因為曾國藩的清廉,直到他死的時候,家裏只有少量的銀子,房產也只有老家的老屋。
 
可曾家的後人又過得如何呢?
 
毫不誇張地講,曾氏家族不但打破了“富不過三代”的鐵律,甚至近二百年以來,取得有成就的後裔多達200余人,大多成為學術、科技、文化領域的精英。
 
繁盛綿延十余代,至今沒有出現過敗家子。這種情況放眼整個中國歷史也是很罕見的,堪稱中國家族史上的壹大奇觀。這壹切都是來自於曾家祖先的福德庇護。
 
也許妳會覺得,現在時代不同了,如今沒有錢別說保住孩子的幸福,連培養他們成才的機會都沒有。
 
真的是這樣嗎?
 
最近很火的紀錄片《時代我》,第壹集的主人翁就是剛剛過了90歲生日的“雜交水稻之父”袁隆平。
 
讓人有些意外的是,紀錄片裏首次曝光了袁老的三個孫女。
 
三個女孩梳著常見的娃娃頭,衣著樸實,臉上沒有壹點驕傲的神色,面對采訪者,大大方方地講起“爺爺在自己心目中的模樣。”
 
在她們眼裏,自己的爺爺與普通人沒有兩樣,他會關心晚輩們的學習,尤其是英語和數學。因為“他的英語很好。”“他的數學不好。”
 
他在孫女面前十分低調,以至於孫女們小時候都不知道他是幹什麽的,甚至曾經壹度認為爺爺是“看天氣預報的”。
 
袁隆平有多偉大,大家有目共睹,他壹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人類擺脫饑荒,讓天下人都吃飽飯。而他和團隊也確實通過不斷努力,創造了壹個個糧食奇跡,現在雜交水稻的畝產量已經提高到1000多公斤,讓中國人民都能吃飽了的同時,也讓世界上50%的水稻田都種上了雜交水稻。
 
他曾經說過壹段話,深入人心:
 
“壹粒糧食能救壹個國家,也可以絆倒壹個國家,這是糧食的重要性。上世紀六十年代,饑荒的時候餓死人,我都親眼見過。大家都沒有飯吃,叫花子過去討飯,飯都沒有,妳討誰?”
 
盡管讓許多人免於被餓死命運,袁隆平壹點也沒有居功自傲,反而為了水稻科研,壹次次做著“損己利人”的事。
 
為了搞科研,他寧願不住豪宅、不開豪車,把經費拿來做研究。每次下農田都是靠自行車,直到後來年紀大了,身體越來越不方便,才購置了壹輛不到十萬元的車。
 
2016年,國家獎勵袁隆平壹套青島國際院士港的別墅。這原本是實至名歸的獎勵,可是他卻將其改造成了團隊科研室,和團隊壹起在這棟“豪宅”裏成功育種了海水種植耐鹽堿水稻。
 
袁老的這些無私行為,看似沒有為孩子的將來考慮,但實際上後代反而繼承了他身上更加珍貴的財富,那就是他的低調為人、吃苦耐勞、堅忍不拔的品質。
 
如今他的三個兒子通過自己的努力,都成為了各自領域的佼佼者。
 
長子袁安定是農業領域知名企業家;
 
次子袁定江是農業科技上市公司的副總裁;
 
小兒子袁定陽則子承父業,在拿到了湖南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育種學專業碩士學位後,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超級雜交水稻分子育種創新團隊的首席專家。
 
只要稍加查詢他們過往的職業歷程就會發現,盡管他們三人都是圍繞著農業發展自己的事業,但全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才走到今天。
 
優秀家風對第三代的影響顯而易見,紀錄片中三個孫女認真地說:長大後我們也要成為像爺爺那樣的人。
 
壹個有夢想,並願意為之去努力奮鬥,壹輩子做好壹件事的人。
 
所以,在任何時代,為子孫留“德行”都是最用的,哪怕妳過去沒有努力,現在開始也來得及。
 
後周時代有壹位諫議大夫叫竇禹鈞(又稱竇燕山),到了三十歲還沒有子嗣,這讓他很著急。
 
有壹天他夢到自己的祖父說:“妳命中沒有子嗣,而且短命”,並勸他要多做善事。
 
竇禹鈞對這個夢十分相信,此後每每遇到需要幫助的人,無論是需要出錢還是出力,他都義不容辭。光是為壹些貧困人家安葬去世的老人,或幫助沒錢嫁女兒的家庭支付嫁妝,就做了幾十件。除此之外,像拾金不昧、薦賢舉能、出資辦學等好事更不知做了多少。
 
有次他的家仆偷了兩萬錢,因為害怕事情暴露,這位家仆將自己的女兒綁起來,留下壹封賣身契就逃走了。
 
竇燕山對這個女孩心生悲憫,不但將賣身契燒掉,還吩咐太太善加照顧這個女孩,到她年滿十五歲再加兩萬塊錢做嫁妝,把她許配給好人家。
 
女孩的父親在外地聽到這個事,感動得痛哭流涕,回到竇家懺悔認錯。結果竇燕山卻若無其事,就像什麽事都沒發生過壹樣。
 
幾年之後,竇燕山再次夢見祖父,這壹次老人家說:“這幾年妳做了很多好事,所以上天決定給妳延長壽命三十六年,還賜給妳五個好兒子,將來他們都能夠富貴,顯耀家門。妳自己死後可當洞天真人。”
 
後來,竇燕山果然生了五個兒子,孩子們成年之後個個考中功名,做了大官。而他自己活了八十二歲得以善終,臨終之時他正跟朋友聊天,哈哈壹笑就走了。
 
無論是清代的曾國藩,還是現代的袁隆平,他們都在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這個樸素的道理:真正能夠幫助子孫的,從來不是金錢,而是德行。
 
這不但是確保他們壹直獲得幸福的法寶,也是家族不斷興旺的秘訣。哪怕像竇燕山最初那樣福德淺薄,都能通過行善改變命運。我們還有什麽理由不相信,不踐行呢?

您可能還會對下面的文章感興趣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