註意!揚人惡事,揭人隱私,會帶來這十種果報,有虧陰德
過去中國人重視“隱惡揚善”,即使不能揚善,至少也不可以“揚人惡事,揭人隱私”,因為“事不關己”。尤其有的人無端造謠,蓄意陷害別人,看起來是害人,其實是對自己的陰德有虧。

老子曾對孔子說:壹個生性聰明,而且懂得深思明察的人,為什麽會經常遭受厄運?其原因無非喜歡議論別人長短;壹個學問淵博、見多識廣的人,卻經常遭逢危險,多數也因喜歡揭發別人罪惡的結果。
揭人隱私,其心可誅。自古以來,許多忠貞烈婦被謠言汙損名節,上吊而亡;造謠者即使沒有受到“法律”治罪,但是“因果”之報不會沒有。歷史上,不少忠臣為國為民,卻被陷害謊稱他通敵叛國,以致遭到抄家滅門之禍;按照佛教的“因果律”來看,制造謠言者也不會沒有因果報應。
例如,明朝魏忠賢陷害呂良煥,魏忠賢最後也沒有好下場;清朝和珅壹再在乾隆皇帝面前說劉墉的壞話,但是壹等嘉慶君上臺,馬上把他抄家斬首。
自古以來,所謂“善有善報,惡有惡報”,許多歷史斑斑可考,千萬不能心存惡意,故意算計別人、陷害別人,否則冥冥之中,因果報應,信有征也。
以下根據壹般因果常識,列出十點“揭人隱私之過”:
壹、所求不遂;
二、前途橫逆;
三、貧窮下賤;
四、好事難成;
五、名聲敗壞;
六、遺禍子孫;
七、命運不順;
八、口臭難聞;
九、六根不全;
十、惡果現前。
“因果”是每個人“自作自受”,用不著別人為他幸災樂禍,壹般人不檢討自己,專愛揚人之短,助己之長,但是因果報應不是壹時的,有的是“現報”,有的是“來生報”,有的甚至“後世”才報。
《四十二章經》說:“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;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己身。”我們想要揭發別人之過,喜歡找別人麻煩,專愛傳播他人的壞事,其實這就如同送禮給人,對方不接受,最後禮物還是要還給自己,所以揭人之過,可不慎乎。
……在與金剛道友相處的日常生活中,應當常觀清凈心,切莫著眼觀察道友的過患,更莫妄起蔑視之心,否則亦將障礙修行功德的生起。
應斷除對趨入殊勝大乘信士之誹謗,因為凡入大乘者即為如來之子,種姓無比尊貴故必定具有無量的殊勝功德。聖者無著說:“以惑談他菩薩過,則將毀壞自功德,故於大乘諸士夫,不說過失佛子行。”因此誹謗大乘勝士這壹過患必將形成趨達菩提正道的壹大障礙。佛曾於因地行菩薩道作常不輕菩薩時,每每見人就禮,言稱“我不敢輕視汝,汝於來世當得作佛”。佛陀尚且如此示現,我們做為佛陀的追隨者自當勵力奉行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