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太歲”指什么?人怎么又會“犯太歲”?
古語有云:“太歲當頭坐,無喜恐有禍”,講的是到自己的生肖本命年時,皆會遇到所謂的“歲沖”(又稱坐太歲)或“犯太歲”(正沖),加上另外兩個生肖會有“歲破”(正沖太歲、偏沖太歲),也就是每年會有3個生肖屬相受到“太歲星”的沖克,必須要在農歷正月十五以前到廟里“安奉太歲”、祈求太歲星君庇佑,以免災禍降臨。然而,“太歲”指什么?什么叫犯太歲??照理說“本命年”鴻運當頭,怎么又會“犯太歲”呢?這一切都要從太歲信仰講起。
“太歲”的由來
民間傳說“太歲”為兇星,起源自木星(又名歲星),又有稱主四季寒暑或十二時辰之神為“太歲”的說法。中國古代相信“天人感應”,透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,認為星體的光暈亮度改變、日月蝕,以及星體的排列方式與運行方向都是事情發生的征兆,對應到人世間的吉兇禍福,逐漸衍生為對星辰的信仰,并加以神格化,歲星亦在其中。
然而,太歲起源的確切時間點已經難以考據,但從相關的文獻記載中可以略知一二。《禮記?月令》:“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”。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稱:“《王居明堂位禮》曰:‘出五里迎歲’,蓋殷禮也”。雖然無法確定東漢學者所言是否正確,但保守估計太歲信仰大概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。
根據出土于陜西臨潼的西周青銅器“利簋”上銘文記曰:“珷征商,隹甲子朝,歲鼎克昏夙又商”。“珷”指西周武王,于伐商牧野之戰的甲子日這天,因歲星當位而戰勝告捷,后世的《國語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史記》等典籍都有記載“避歲”一事(攻打歲當之國必敗),對于先秦兩漢的軍事決策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。不過此時仍然將太歲和歲星混為一談,到了戰國時代晚期才逐漸將太歲取代歲星,從“避歲星”變成“避太歲”;至漢武帝時太歲才從歲星的觀念中分化出來取得獨立。
簡單來說,歲星就是主禍福吉兇的星辰。從星辰、小說人物到掌握吉兇的神靈,除了中國古代天文學上的星辰,其實“太歲”離中國人并不遙遠。
以宋代話本《大宋宣和遺事》為基礎,所發展出的章回小說、又被譽為中國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滸傳》,書中記述阮氏三雄的老大阮小二,除了后來出任梁山泊東南水寨水軍頭領、在天罡星中座次為第27的“天劍星”,其江湖渾號“立地太歲”,代表此人兇悍無比,平常人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、惹不起,如同地面上的“太歲星”。
再如成書于明代的神魔章回小說《封神演義》,書中記載姜子牙輔佐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后,奉太上老君與原始天尊敕令前往封神臺策封眾神,其中商紂王之長子、商朝太子殷郊被封為“值年歲君太歲之神”;降周陣亡的原商朝上大夫楊任被封為“甲子太歲之神”,所屬部下又有10位“值日眾星”,如增福神韓毒龍、損福神薛惡虎,任務除了“循周天星宿度數”,亦有“察人間過往愆由”,意即考察人世間的過失與罪過,掌管吉兇禍福,這也代表了明代民間已將“太歲”視為神界對人界的監察神,并與運勢相掛勾。然而,《封神演義》中記載的“太歲部神”總計只有12位,與后來依“六十甲子”衍生出的60位值年“太歲星君”,總數上仍有差距。
歷史上的“安太歲”習俗
中國傳統以農立國,向來相當注重春耕時節以求秋季豐收,若農產歉收,將有可能影響政權的穩固,所以如明清時期帝王每年仲春亥日便會至先農壇祭祀并親耕(又稱藉田),表示皇家對農業的重視。清代時更將春耕禮時用的土牛、祭祀對象芒神(春神)和太歲等三者吉神合而為一,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區的先農壇中就設有太歲殿,代表太歲與春天祭祀農神的直接關系。此外,北京白云觀更奉祀有“六十元辰神”。隨著中國結束帝制,帝王立春祭土牛、太歲等吉神的儀式成為歷史,當太歲信仰再次復興時,卻將太歲視為兇神、認為不可沖犯太歲。
事實上,在清代之前并無“安太歲”的說法或儀式,研究者認為,在意義上與“安太歲”最相近的,乃是北京地區獨特的“順星”習俗(又稱祭星或祭順星),于農歷正月初八至白云觀祭祀歲星,向本命星祈求未來一整年的庇佑。
追本溯源,相傳金章宗為了替重病的母親瑞圣皇太后祈福,于皇太后的本命年、本命日的正月初八、丁卯日祭祀本命元辰神,后來皇太后康復,金章宗便敕建“十方天長觀”(白云觀前身),主祀丁卯年元辰神,陪祀其余59尊元辰神。到了清初重建白云觀時,不再奉祀六十元辰神,取而代之的是六十太歲神,遂成為定制。
無論“太歲”或吉或兇,總的來說,于農歷正月期間祈求新的一年得以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個人平安健康順心,不要過度迷信,理解“安太歲”實為老百姓趨吉避兇的心理,也就不足為怪了。
民間傳說“太歲”為兇星,起源自木星(又名歲星),又有稱主四季寒暑或十二時辰之神為“太歲”的說法。中國古代相信“天人感應”,透過對日月星辰的觀察,認為星體的光暈亮度改變、日月蝕,以及星體的排列方式與運行方向都是事情發生的征兆,對應到人世間的吉兇禍福,逐漸衍生為對星辰的信仰,并加以神格化,歲星亦在其中。
然而,太歲起源的確切時間點已經難以考據,但從相關的文獻記載中可以略知一二。《禮記?月令》:“立春之日天子親帥三公九卿諸侯大夫以迎春于東郊”。東漢經學家鄭玄注稱:“《王居明堂位禮》曰:‘出五里迎歲’,蓋殷禮也”。雖然無法確定東漢學者所言是否正確,但保守估計太歲信仰大概可以追溯至西周時期。
根據出土于陜西臨潼的西周青銅器“利簋”上銘文記曰:“珷征商,隹甲子朝,歲鼎克昏夙又商”。“珷”指西周武王,于伐商牧野之戰的甲子日這天,因歲星當位而戰勝告捷,后世的《國語》、《荀子》、《史記》等典籍都有記載“避歲”一事(攻打歲當之國必敗),對于先秦兩漢的軍事決策具有不可小覷的影響力。不過此時仍然將太歲和歲星混為一談,到了戰國時代晚期才逐漸將太歲取代歲星,從“避歲星”變成“避太歲”;至漢武帝時太歲才從歲星的觀念中分化出來取得獨立。
簡單來說,歲星就是主禍福吉兇的星辰。從星辰、小說人物到掌握吉兇的神靈,除了中國古代天文學上的星辰,其實“太歲”離中國人并不遙遠。
以宋代話本《大宋宣和遺事》為基礎,所發展出的章回小說、又被譽為中國文學四大名著之一的《水滸傳》,書中記述阮氏三雄的老大阮小二,除了后來出任梁山泊東南水寨水軍頭領、在天罡星中座次為第27的“天劍星”,其江湖渾號“立地太歲”,代表此人兇悍無比,平常人不敢在太歲頭上動土、惹不起,如同地面上的“太歲星”。
再如成書于明代的神魔章回小說《封神演義》,書中記載姜子牙輔佐周武王姬發滅商之后,奉太上老君與原始天尊敕令前往封神臺策封眾神,其中商紂王之長子、商朝太子殷郊被封為“值年歲君太歲之神”;降周陣亡的原商朝上大夫楊任被封為“甲子太歲之神”,所屬部下又有10位“值日眾星”,如增福神韓毒龍、損福神薛惡虎,任務除了“循周天星宿度數”,亦有“察人間過往愆由”,意即考察人世間的過失與罪過,掌管吉兇禍福,這也代表了明代民間已將“太歲”視為神界對人界的監察神,并與運勢相掛勾。然而,《封神演義》中記載的“太歲部神”總計只有12位,與后來依“六十甲子”衍生出的60位值年“太歲星君”,總數上仍有差距。
歷史上的“安太歲”習俗
中國傳統以農立國,向來相當注重春耕時節以求秋季豐收,若農產歉收,將有可能影響政權的穩固,所以如明清時期帝王每年仲春亥日便會至先農壇祭祀并親耕(又稱藉田),表示皇家對農業的重視。清代時更將春耕禮時用的土牛、祭祀對象芒神(春神)和太歲等三者吉神合而為一,位于今北京市西城區的先農壇中就設有太歲殿,代表太歲與春天祭祀農神的直接關系。此外,北京白云觀更奉祀有“六十元辰神”。隨著中國結束帝制,帝王立春祭土牛、太歲等吉神的儀式成為歷史,當太歲信仰再次復興時,卻將太歲視為兇神、認為不可沖犯太歲。
事實上,在清代之前并無“安太歲”的說法或儀式,研究者認為,在意義上與“安太歲”最相近的,乃是北京地區獨特的“順星”習俗(又稱祭星或祭順星),于農歷正月初八至白云觀祭祀歲星,向本命星祈求未來一整年的庇佑。
追本溯源,相傳金章宗為了替重病的母親瑞圣皇太后祈福,于皇太后的本命年、本命日的正月初八、丁卯日祭祀本命元辰神,后來皇太后康復,金章宗便敕建“十方天長觀”(白云觀前身),主祀丁卯年元辰神,陪祀其余59尊元辰神。到了清初重建白云觀時,不再奉祀六十元辰神,取而代之的是六十太歲神,遂成為定制。
無論“太歲”或吉或兇,總的來說,于農歷正月期間祈求新的一年得以風調雨順、國泰民安,個人平安健康順心,不要過度迷信,理解“安太歲”實為老百姓趨吉避兇的心理,也就不足為怪了。